他们都说,你给咱村争光了,要不是跟外人说话一说到你,那脸上也有光彩。
在上海龙华烈士陵园,青少年代表通过演绎红色情景剧、诵读红色诗歌,表达对人民英雄的崇高敬意。红色基因在跨越时空的追思与告慰中薪火相传、赓续不辍
4月5日,当地干部群众陆续前来参观。传承精神 奋发图强传承是最好的纪念,奋进是最深的告慰。在广西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总站百色边境管理支队组织的缅怀革命先烈 勇担戍边使命活动中,在场全体民警高举右手,重温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誓词。湖南宁乡长冲村依山而建,周围松柏苍翠,中共一大代表、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何叔衡故居坐落于此。全国劳动模范、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职工朱洪斌说。
4月5日一早,陵园讲解员谢雨桐来到孙占元烈士墓前,轻轻擦拭墓碑。1951年7月,我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我们与敌人进行了激烈的斗争,很多战友英勇牺牲……4月5日上午,在安徽合肥南七街道科企社区组织的主题宣讲活动中,退伍老兵衡景清回忆起战友们的英勇事迹。2019年9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踏上这片红色土地,专程来到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和革命博物馆。
2016年2月,总书记来到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这里的一沟一壑写满红色故事。山山埋忠骨、岭岭皆丰碑、村村有烈士、户户有红军是新县革命斗争历史的生动写照。2017年6月,总书记到山西考察,一下飞机,就驱车近两个小时来到兴县蔡家崖村,向晋绥边区革命烈士敬献花篮。
他说:对一切为国家、为民族、为和平付出宝贵生命的人们,不管时代怎样变化,我们都要永远铭记他们的牺牲和奉献。我们记得,陈乔年牺牲前的慷慨寄语: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享受前人披荆斩棘的幸福吧……无数革命先烈的流血牺牲、英勇奋斗,换来了今日的中国。
回望峥嵘岁月,无数英雄烈士令人敬仰与感佩。在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他告诫全党同志要永远铭记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先辈。缅怀,是为了更好地奋进。而后,他缓步绕行纪念碑,仔细察看基座上的浮雕,深情缅怀当年党中央和中央红军在苏区浴血奋战的峥嵘岁月。
我们要牢记红色政权是从哪里来的,始终铭记缅怀革命先烈。我们记得,方志敏的铮铮誓言:假如我还能生存,那我生存一天就要为中国呼喊一天。2021年4月,在广西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园,总书记有感而发:红军将士视死如归、向死而生、一往无前、敢于压倒一切困难而不被任何困难所压倒的崇高精神,永远值得我们铭记和发扬。我们记得,夏明翰大义凛然写下: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
习近平总书记在博物馆不时驻足察看革命文物,追忆峥嵘岁月,他对大别山的红色历史非常熟悉,如数家珍。这里是鄂豫皖苏区首府所在地,先后诞生和养育了多支主力红军,走出43位叱咤风云的开国将军。
革命战争时期,不足10万人的新县,在斗争中牺牲了5.5万多人。一次次深情凝望,一次次郑重鞠躬,一次次细致问询,凝结着总书记对英雄先烈的深深敬意和无限追思。
这是河南省信阳市新县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附近的英雄山八面红旗雕塑。2016年2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向革命烈士敬献花篮。在同当地红军后代、革命烈士家属代表亲切交流时,总书记深情地说,红色江山来之不易,是千千万万革命前辈用鲜血换来的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每年4月,是牡丹的花期,也是洛阳最美的季节,全国各地的游客慕名而来。桃花美景不仅为豆公镇带来了人流,也增添了乡村振兴活力。
自李唐来,世人皆爱牡丹。一次文化消费,可以成为一颗种子,在人们心中种下文化记忆、文化自信。
4月2日,在内黄县豆公镇崔大晁村,桃花林里上演着一场绚烂的花海盛宴。宁陵万树梨花开颜值变产值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凤虎 刘梦珂千树万树梨英俏,十里飘香春色妍。
春日经济的花期究竟能维持多久,不免引人思考。本届樱花季还打造了多项经贸活动,组织大型商超开展樱有尽有促消费活动,推出樱花季专属消费福利。
是河南人或是天南海北的游客,一朵朵牡丹,让大家体验到最热烈、灿烂的春天。当日上午,中国·宁陵第二十一届梨花周在此开幕,22万亩梨花绽放,吸引着八方游客纷至沓来。同时,当地农民也通过销售农产品和特色手工艺品,增加了收入。此外,还将开展商业航天、信息技术应用创新、物联感知等三项产业大会,以樱花为媒,向新加速,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牡丹热持续发酵,让洛阳乃至河南文旅消费有了更丰富的场景和畅想。同时,在樱花里、樱花研究院等全市12个区域推出联动活动,集合传统文化、非遗文化、樱花文化等元素,让赏樱爱好者在欣赏樱花的同时,感受中原地域特色文化与人间烟火相结合的魅力。
本届樱花季将持续至4月20日,在此期间,该市沿着华夏南路分别设置樱花踏歌国风舞蹈、超大气模巡游等多类以樱花为主题的节目,为游客提供多重互动的精彩赏樱体验。自2004年以来,宁陵县已成功举办20届梨花节、17届酥梨采摘节。
它是一座城市的风貌特征、一个季节的代表,美景慢慢变成了文化,成为城市的独特记忆。下午,换一身汉服与牡丹争奇斗艳。
到了北宋,牡丹有了花中之王的美誉,站上了百花C位。4月4日,洛阳市王城公园连片盛放的牡丹吸引众多游客驻足,感受国色天香。徜徉其中,与身着华丽汉服的樱花仙子不期而遇……自4月1日,以鹤舞樱飞向新而行为主题的第十届中国(鹤壁)樱花季启动以来,31项精彩赏樱项目如约而至,为全国各地赏樱爱好者呈现了丰盛的视觉盛宴。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牡丹花样还是居家用品的扛把子,差不多家家都有这样一条国民床单,印着牡丹花图案,是奶奶和妈妈的嫁妆标配,印着牡丹的热水瓶、搪瓷杯、脸盆也是家家必备。
从古代达官显贵的观赏花卉,到飞入寻常百姓家,牡丹渐渐成为国人心中的国民之花。今年是牡丹花会的第41年,唯一不变的就是不断变化。
年年岁岁花相似,牡丹已盛放千年,我们为何还是如此偏爱?它是如何撩拨起全民的赏花DNA,让洛阳成为春日里人们最向往的旅游目的地之一?1000多年的老网红牡丹热自古有之。晚上,如果还意犹未尽,主题奇妙游、剧本杀活动带你领略古都的深厚文化底蕴和独特魅力……融合文、旅、体、商、演多种要素,从赏花游到城市游,一朵花玩出了无数消费新花样。
城市IP新代表今天说到牡丹,必会想到洛阳,反之亦然。牡丹作为观赏栽培花卉,始于南北朝时期,至今已有1500年。